當前位置: 首頁 廬陵悅讀> 榕樹下> >正文
書法章法管見
2022-11-11 09:48 來源: 吉安新聞網—井岡山報

文/馬于強

“集眾字而成篇”,說的是不僅要把每個單字寫好,而且還要將眾多的字按照美的規律組織成完整的篇章,這種通篇的藝術處理方法,就是我們所說的“章法布局”。它是書法的基本技法,古人稱之為“經營位置”“置陣布勢”,通俗地說就是成篇字的寫法。一件作品能否打動人、感染人,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章法。章法就像遠觀一個人,高、矮、胖、瘦、立、行、坐、臥等,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。

我們通常把全篇布局,即整幅書法作品中字與字、行與行之間的映帶、呼應、照顧關系叫大章法;而把字的結構,即一個字之中的點畫布置、長短疏密、欹正穿插等叫小章法。我們通常所說的章法主要還是指作品全篇布局之法。章法的關鍵,是要達到知白守黑,疏密得體,揖讓有致,顧盼生姿,把書法家心靈的節奏,通過書法線條的節奏表現出來,帶給人音樂般輕重疾徐的審美享受。

古代書法家十分重視章法。明張紳《法書通釋》中說“古人寫字正如作文有字法、有章法、有篇法,終篇結構首尾呼應。故云‘一點成一字之規,一字乃終篇之主。’”董其昌《畫禪室隨筆》中指出“古人論書以章法為一大事,蓋所謂行間茂密是也,余見米癡小楷,作《西院雅集圖記》,是紙扇,其直如弦,此必非有他道,乃平日留意章法耳。右軍《蘭亭序》,章法為古今第一,其字皆映帶而生,或大或小,看似隨手所之,卻皆入法則,所以為神品也。”陳弈禧《綠蔭亭集》中講“行款篇法,不可不講也,會得此語,寫出來自然氣間不同,結構亦異,每字之樣,聯絡配合,聯處能斷,合處能離,斯是妙矣。”王羲之的《蘭亭序》,通篇結構天成,行氣連貫,首尾相應,筆意顧盼,結體偃仰起伏,似斜反正,給人一種和諧、悠遠、心曠神怡的享受。蘇軾《黃州寒食詩帖》,通篇結構的大小、長短、疏密等,無不處理得恰到好處,天衣無縫,有意無意之中,一種不事雕飾的意趣油然而生??梢?,一幅好的書法作品,必定是點畫與點畫之間,顧盼呼應;字與字之間,隨勢瞻顧;行與行之間,遞相映帶。如此,整幅作品就會體現出筆勢流暢,一瀉而下的藝術效果。一般來說,常見的書法章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格式:

縱有行,橫有列。這種章法,縱向每行清楚整齊,橫向每列字字分明、大小勻稱。篆書、隸書、楷書多用此方法。一般采用字距、行距平行等距式,也有的采用字密行疏和字疏行密式。隸書多采用字距疏,行距密的形式。這種布局的突出特點是規矩齊整。如果處理不好,容易顯得呆板僵死,布如算子。因此,用這種章法要注意做到整齊中求變化,莊重中見活潑。

縱有行,橫無列。這種章法形式字距無定、行式有定、行清列不清,既有整齊的一面,又有錯落的一面。金文、簡帛書法多用此法。小楷、行書、草書也常用此法。應用此種章法時,要注意呼應連屬,離而不散,近而不犯,要讓整幅文字融會成一個有機的整體。如顏真卿《自身告書》雖為楷書,但其章法紆徐跌宕,流暢生動。在規整中出現不規整,縱有行而橫無列,講究錯落有致,大小相間,力避字字對齊的布算之態。

縱無行,橫無列。這種章法,橫向各行之間時有交叉、左呼右應??v向各字之間上下錯落。整篇章法起伏波動,穿插輝映,自由奔放,變化萬端??癫莩J褂眠@種章法。由于這種章法自由度較大,掌握起來有一定的困難,處理不好容易雜亂無章,錯亂無序,應注意活潑自由而不失法度。如唐代“草圣”懷素常用此章法。他大幅度地施展書法的線條,在章法上具有凌人的風采,特別是其代表作《自敘帖》用筆融合篆籀,筆畫瘦勁飛動,結體縈繞得趣,全幅作品疏放超然,屬于章法中大小穿插的“雨夾雪”表現形式的典型,通過強烈的大小對比,參差錯落,表現出作者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。欣賞他的作品便可感到驟雨旋風般的氣勢,令人耳目一新。

豎單行。這種章法,字數少則二三字,多則五七言,書寫內容大多為格言、警句、座右銘等。字大而醒目,字體可篆可隸可楷,也可為行草書。橫單行。這種章法與豎單行近似,內容一般為古跡、匾額、書齋名等。

雖然章法的表現形式千差萬別,但其基本內容是管領應接、筆畫呼應。唐代張敬玄說:“法成之后,字體各有管束,一字管兩字,兩字管三字,如此管一行;一行管兩行,兩行管三行,如此管一紙。”清代書法家戈守智在《書則》中對“管領”的解釋是:“以上管下者為‘管’,以前領后為‘領’,蓋由一筆而至全字,由一字以至通管也。故曰:一字有一字之起止朝揖顧盼;一行有一行之首尾接下承上之意。”“應接”就是在字與字的變化里相互照應,相互聯系。這說明管領與應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。一幅書法作品是由許多單字所組成,他們都是互相影響,每個字在一行之中,各行字在整篇之里都必須安排停勻、各得其所,方能顧盼生姿。劉熙載《藝概·書概》中說:“章法要變而貫”“皆須有相避相形、相呼相應之妙”。這種“相避相形、相呼相應”,正是書法作為藝術所遵循的多樣統一、平衡對稱美的原則。

筆畫呼應就是充分發揮牽絲映帶的作用,做到“行氣貫通”。“行氣”正是氣的貫注之力所形成的一行之氣脈;“貫通”即要做到首尾呼應,上下連接,血脈如泉,使一字之中,一行之中,一篇之中,都有相連之勢,達到血脈貫通,也就是行距和首尾之間相互貫通,諸字排列起來其大小、長短、肥瘦、寬窄、相背、承接、俯仰、顧盼、奔逐之間具有美的協調關系,搭配得當,使整幅作品的氣脈一氣呵成,從首字一直能管束到底。

責任編輯:劉臣

井岡山報社主辦 井岡山報社版權所有 本網法律顧問:江西吉泰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:36120190006 贛ICP備19004936號-1

Copyright ?2003-2019 by jgsdaily.com. 贛ICP備19004936號-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:36120190006 贛公網安備 36080202000160號

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申明 電子報入口
分享到:
QQ空間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頁 騰訊朋友 有道云筆記
四虎深夜福利无码视频